最近我對學習這個主題非常有興趣,跟大家分享最近讀到一篇關於自學的學問之心得摘要。
在古時候,孔子和柏拉圖帶徒弟,都是用「你一句,我一句。」的對話式教學法。
手把手地教,隨時給予回饋。高級教學的要點是以學生為主,而不是以老師為主。
現代人們開始對制度化學習這種做法的反思已經越來越多了。
但想要實施最理想的教育,讓教育真正以學生為主也不太現實,我們沒有那麼多的好老師。可是就算不能讓老師以學生為主,最起碼也應該讓學生以自己為主才對。
只要資訊獲取方便,學生本人夠自立,那麼自學就是最根本的學習方法。
自學不受環境、時間、金錢和年齡限制。只要你心智成熟,就可以隨時開始自學。
但是你得心智成熟。
自學的準備條件:
美國教育學家Susan Ckruger提出了「成功教育金字塔理論」,認為「學習」這個活動本身是金字塔塔尖上的行為。而想要成功學習,你必須準備好金字塔下方的兩個基座。這裡兩個基座分別是「自信」和「自我管理能力」。
首先要有自信。人在面對威脅時會讓頭腦和身體進入封閉狀態,那是無法學習新東西的。你面對學習材料得有足夠的信心才行。
例如,在查一本書或資料時,你得非常相信自己能從這裡面得到想要的東西才行。
其次,是自我管理的能力。包括自控力、意志力、時間管理能力,還包括組織、計畫和安排自己行動的能力,以及與人交流的能力。
你想學某個東西,能不能自己調查用哪本書,把相關的材料準備好,自己弄個資料夾組織學習的資料和練習內容,訂定一個學習計畫,安排好每天的學習時段?你能不能養成良好習慣,該學的時候就學,絕不拖延?
這些都是屬於「軟技能」。Ckruger引用研究,針對財星雜誌五百大公司執行長的調查發現,他們75%的職業成功都來自軟技能,而只有25%來自專業技能。
做好這些準備後,才是真正的學習。
自學成敗的關鍵,在於你是否善於處理文本資訊。
處理文本的能力是個基本功,需要用大量的閱讀時間累積出來。
我們可以把文本工夫分成三級:
一、閱讀一段文字或聽一節課,你能不能抓住他的要點
這是最基本的基礎。聽起來不難,但是要注意這是一個非常主觀的行為。你能看出什麼重點,取決於你腦袋中已經有了什麼東西,和你當前的視角。例如,一個人不會正確的髖鉸鏈動作,可能很難理解為什麼有人說訓練硬舉有助於改善下背痛。
其實看什麼都可以,你能看出東西來,與自己的東西、經驗發生連結,就算有功夫。
二、如果有一個問題,你能不能從一堆書或資料中找到答案。
如果一個問題用搜尋引擎就能解決那就太簡單了。這邊關注的是你在學業中自發地冒出來的大問題。
例如,你在一本教科書中學某個學科,公式和習題你都會了,但是你感覺自己還是沒搞清楚某個原理的概念。那該怎麼辦?
你應該看看別的書是怎麼講的。別被課本限制住。
課本只是指向月亮的一根手指頭,我們追求的是月亮本身,多參考幾根手指頭更容易定位。
有時候你會驚訝的發現,像某個基本概念,在不同的書裡,講法都不太一樣,而有的書明顯地講錯了!這能讓你收穫一些自信,你的見識,超過了那個作者。
(這邊書的例子也可以改成你在某個youtuber聽人教深蹲,不同的youtuber或教練教的可能都略有不同)
三、接下來你就會逐漸建立起自己的知識系統
自學,是以我為主的學習,而不是「自己一個人的」學習。你需要找人切磋,參加測試或比賽,和人過招,主要是要有實際應用,才知道自己學得怎樣。
現學現用,聽起來有點不可靠,但這才是最原始的學習衝動和最實在的學習行為。
我要用,我不會,那就學吧!
科學研究中的常態是這樣,比如說做某個研究,需要用到某個叫matlab的數學程式設計語言。你沒用過matlab不是藉口。而且等不了你去上matlab的課程。你要做的是上網找個最簡單的教學,現學現用,先把這個問題對付過去再說。
從自學到精通
一個需要什麼就能學什麼,學什麼就能會什麼的人,必定是一個自主性高的人。他對生活會較有掌控感,無所畏懼、游刃有餘、處變不驚。這個自學者的氣質比任何學歷證書都更令人尊敬。
終生學習是一種修行。修行的不只是某個具體技能,更是人格的完善,自身潛能的發揮。
以前在讀研究所的時候,完成學位的證書英文上是master。我那時候很好奇為什麼碩士是master?
mastery通常翻譯為精通,但他可不是普通的精通,達到mastery意味這你對這個領域具有「統治力」。
這個mastery的境界是哪個大學,哪個老師都教不出來的。自學,是你唯一的途經。
資料來源:高手學習 萬維鋼
如果有任何訓練問題歡迎預約諮詢:
電話:02-2791 7029
腓立比書4:7 神所賜、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。